「美麗江蘇建設的路徑與政策」研討會成功舉辦-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

k8凯发(中国)

學校主頁 設為k8凯发(中国) 加入收藏 中荷兩國移民群體城市住房問題研究
新聞動態
綜合新聞

「美麗江蘇建設的路徑與政策」研討會成功舉辦

發表日期:2020-10-21  作者:  點擊:[]

       9月27日上午,由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主辦、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承辦的「美麗江蘇建設的路徑與政策」研討會在南京農業大學學術研讨中心召開。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院長曲福田,江蘇省开展改革委副主任、江蘇省能源局局長季鳴,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副廳職環境監察專員王玉華,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潘長勝,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黨委副書記梅耀林,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陳小卉,南京農業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首席專家吳群,相關專家和學生代表參加會議。研討會由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馮淑怡教授主持。  

       曲福田強調,美麗江蘇建設具有特殊的意義,既是我國經濟开展階段的本質要求,也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本質要求。他指出,美麗江蘇建設需要形成綠色开展的社會共識、有效的空間優化管控機制、美麗江蘇建設的工程體系、美麗江蘇建設的制度政策體系以及美麗江蘇建設的人才保障體系。

       11位專家分別從各自領域出發,對美麗江蘇建設的路徑與政策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

       季鳴介紹了美麗江蘇建設的背景,指出美麗江蘇建設要圍繞以人為中心,聚力自然生態之美、城鄉宜居之美、人文特色之美、文明和諧之美、綠色开展之美建設。提出以優化空間佈局為基礎,以改善生態環境為重點,以綠色可持續开展為路徑,以美麗宜居城市和美麗田園鄉村建設為主抓手的建設思路。王玉華介紹了美麗江蘇建設的內涵和現實意義,並結合生態環境部門的職責,提出了美麗江蘇建設的實現路徑「兩個戰略方面」、「三個顯著提升」和「八個創新機制」。潘長勝從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田園鄉村,大力保護傳承鄉村優秀文化等方面概述了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近期工作情況,並提出在美麗江蘇建設中突出「三個堅持」、重點实行「四篇文章」、助力做到「三個有助于」,努力打造美麗田園鄉村江蘇樣板。梅耀林結合集團前期工作,從規劃設計角度闡述了如何挖掘江蘇之美的要素,如何構建江蘇之美的體系,如何打通行政的邊界,來整體謀劃大美江蘇建設。陳小卉在分析國土空間規劃及多規合一,針對「三圈」「四沿」的規劃和开展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認為在國土空間規劃頂層設計上要按照美麗鄉村的建設和全域整治的需求來統籌考慮,重在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水平。

       南京大學黃賢金教授結合前期研究,在闡釋美麗中國的實踐,美麗省域的內涵與特徵和美麗江蘇的挑戰具體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了實現緊湊开展、生態優先和空間管制、系統優先的美麗江蘇建設策略。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文科領軍人才石敏俊分享了美麗鄉村建設中生態治理和經濟开展相結合的浙江經驗,強調資金、規劃、治理在區域开展中的重要作用。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所研究員、研究院首席專家李恆鵬教授根據國家的戰略與美麗江蘇的目標,提出了美麗江蘇建設中生態環境的科技需求。

        研究院首席專家歐名豪教授指出城鄉空間格局的演變和江蘇省城市化進展的密切相關性,提出了未來土地政策調整的方向。特邀專家鄒建文教授提出以資源的承載和優化空間佈局相結合為基礎、以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相結合為重點、以經濟社會开展的轉型和綠色可持續开展為突破口、以建設美麗人居環境為抓手打造美麗江蘇。

       本次研討會的召開,是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和研究院專家共同面對美麗江蘇建設的深度回應,為十四五規劃中如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如何持續優化空間佈局、如何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如何持续打造美麗宜居城市和如何全面推進美麗田園鄉村建設等给予了新思路和新舉措。





上一條:「中國自然資源資產權益: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下一條:樊勝根教授就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建設與我校師生研讨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