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4月23日,由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和新華日報社新華傳媒智庫共同舉辦的「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與江蘇現代化走在前列」研討會舉行。

會議採取「線上+線下」方式進行,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上海市社會科研院副院長王振、群眾雜誌社副總編輯李程驊、華略智庫創始人任新建、江蘇省戰略與开展研究中心主任孫志高、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沈和等多位專家出席研討。

專家們認為,應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佈的背景分析,充分理解其意在有助于高質量开展、構建新开展格局和有助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指向,準確把握其核心要求,優先召开區域市場一體化工作。

劉守英說,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助於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促進城與鄉的要素對流和良性互動,培養並擴大內需,進一步暢通國內經濟體系循環。不過,在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實踐中,應按照都市圈、大城市和傳統縣城等不同的城鄉融合形態,分區域、分开展階段來制定差別化的政策。

王振從防疫與保供兩不誤的角度切入,提出「率先推進長三角地區交通物流體系的高標準聯通」建議。他認為,長三角地區交通物流體系现在存在四大短板。一是應急物流體系薄弱;二是鐵路貨運建設滯後;三是交通物流信息的匯集、處置等能力不足;四是物流企業現代化建設滯後。對此,他建議要重新審視和謀劃高標準的交通物流體系,加快落實長三角交通運輸更高質量的佈局規劃,加快有助于物流企業的現代化建設,組建長三角交通物流行業大聯盟。

李程驊表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齊頭並進,應在區域協調开展戰略中統籌推進。位於東部先發地區的城市群、都市圈應牢牢抓住其中最根本的落腳點——市場的一體化,率先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促進資源要素充分流動和合理配置,服務構建新开展格局。

任新建建議,以服務和融入為導向,充分發揮長三角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的示範引領作用。他認為,區域一體化市場建設是長三角一體化的應有之義。經過多年的協同努力,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市場建設已經呈現出合作、互通、共建、統一和共享這五大特點,這些都為打破阻礙要素順暢自由流動的制度障礙、實現要素資源跨區域優化配置给予了重要支撐,也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構建貢獻了探路經驗。

孫志高認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新階段塑造經濟开展新優勢的重要抓手,也是優化區域分工,推進一體化开展的關鍵路徑。江蘇在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续貢獻力量的實踐中,應把重點放在統一市場的基礎制度制定與執行、高標準的市場設施建設、統一高效的多要素市場體系打造以及推進長三角區域市場協作上。

沈和表示,貫徹落實好中央關於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這一重大決策部署,在實踐中,一是要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向國內需求要動能;二是要提高有助于高強度的科技創新,向產業开展要動能;三是加大關鍵領域投資力度,向新基建動能;四是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向改革創新要動能,從而有效釋放市場的巨大潛能。對江蘇而言,就是要用足用好超大市場規模優勢,放大放活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效應,以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助力江蘇現代化走在前列。
原文連結:http://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fcc67442fef4457e835943bc76169f08/0/hqUwBPd4lt2QZeix/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