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1月29日-30日,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權益研究分會创建大會暨資源權益管理與國土空間治理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辦。研討會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權益研究分會(籌)和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聯合主辦。會議期間,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權益研究分會正式揭牌创建。
圍繞資源權益管理與國土空間治理,30餘名專家學者碰撞智慧
此次會議旨在有助于土地、規劃、地理、法律、經濟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以助力資源權益管理,服務自然資源所有者和管理者職責的有效履行。當天,來自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國務院开展研究中心、中國科研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江蘇省國土資源研究中心等省內外高校和事業單位的三十餘位專家學者,圍繞「資源權益管理與國土空間治理」主題進行深入的學術探討和研讨。
南京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劉營軍,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南京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濮勵傑,農村土地資源利用與整治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歐名豪出席會議並致辭。
劉營軍表示,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堅定不移的戰略方針,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更是有助于生態文明建設向縱深开展的核心關鍵,他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顺利获得多學科交叉創新,加強各高校、科研组织以及相關部門之間的緊密合作,在研讨中碰撞思想,在合作中有助于進步,為資源權益與國土空間治理的高質量开展貢獻更多力量。
濮勵傑表示,經過學會和各界努力,自然資源學科已經從最初的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开展成為一門綜合性、交叉性的資源科研學科體系,此次分會创建面向資源權益管理和國土空間治理的現實需求,能夠有效有助于土地、規劃、地理、法律、經濟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助力資源權益管理實現自然資源所有者和管理者職責有效履行,為自然資源事業夯基壘台,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歐名豪表示,資源的科研配置與高效利用,國土空間的合理規劃與精細治理,不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可持續开展的核心要素,更是直接關聯人民群眾生活品質與幸福指數的關鍵所在。
在大會主旨報告階段中,國務院开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谷樹忠,河海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研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楊桂山,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呂賓,南京大學教授張京祥,浙江大學教授譚榮,南京農業大學教授郭傑分別圍繞「關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若干思考」「生態空間系統保護:規劃分區與區際補償」「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試點進展與展望」「新時期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資源權益管理與國土空間治理」等主題作報告。本階段由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司原司長、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副理事長吳太平點評,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地政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土地科研》執行主編王慶日主持。
會議由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農村土地資源利用與整治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承辦,江蘇自然資源智庫、江蘇省土地勘測規劃院、江蘇省土地開發整理中心、江蘇省土地學會共同協辦,得到《自然資源學報》《中國土地科研》等期刊支持。

多學科交叉,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權益研究分會创建
29日晚,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權益研究分會创建大會成功舉辦,濮勵傑與劉營軍參與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權益研究分會揭牌儀式。
會議宣讀了批覆文件,分會委員進行表決,選舉了第一屆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及委員並授予聘書。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主任郭傑教授當選為資源權益研究分會主任。

資源權益分會將致力於什麼工作?資源權益研究分會主任、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主任郭傑告訴記者,创建資源權益研究分會的初衷,是為了構建學術共同體召开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更好維護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真正實現自然資源的資產價值。「挖掘綠水青山中蘊藏的生態價值,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土地、規劃、地理、法律、經濟等多學科協同研究。」
郭傑介紹,所謂自然資源,即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开展相關,能利用並產生價值的自然要素。比如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除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以外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全民所有自然資源面臨主體不清、底數不明、收益分配失調與開發保護失序等問題,同時與土地這樣的有形自然資源不同,光、熱、碳匯等無形自然資源利用與保護秩序尚未完全建立。「這是一個系統治理的過程,也需要構建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條。第一时间k8凯发(中国)要明確自然資源的權屬,完成資產配置的規劃,明確分區利用規則,並建立交易市場,構建可持續的交易機制等等。」
「比如碳匯就是典型的生態產品。」郭傑舉例說,在江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唯一全域試點市宿遷,團隊顺利获得制定生態產品調查技術方案,編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規劃,構建分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場景,在地方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支持下,顺利获得召开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登記、研究碳匯計量方法、創新碳匯價值評估、構建碳匯交易制度等構建可持續碳匯交易機制。「接下來就是培育和有助于碳匯市場的形成。」郭傑表示,未來資源權益研究分會就是要探索挖掘水流、森林、濕地等自然資源的生態功能,測度它們的無形價值,建立區域間的補償和交易機制,讓生態價值更好實現,自然資源與生態空間更好保護。
據介紹,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權益研究分會的创建,標誌着我國在資源權益管理與國土空間治理的學術研讨及政策實踐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未來政府、企業、學術界及研究组织應藉此東風,攜手構建高品質的學術共同體,顺利获得深入召开專項調查與研究,產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推進國家空間治理與資源權益高效管理给予堅實支撐與有效路徑。
通訊員 張晶 趙栩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頻萍
編輯:李睿哲
原文連結:http://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74c49dee4b03da919f53e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