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 ,在2022中國算力大會「算力賦能數碼化轉型」主論壇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搏院長劉韻潔作題為《確定性算力網絡發展趨勢與願景》的主旨報告 。劉韻潔院士表示 ,當前我們的網絡面臨着幾大挑戰 ,如果不能解決 ,算力網將難以構建 。
首先 ,是實時性的挑戰 ,目前互聯網幾乎沒有實時性的能力 ,而實時性的能力 ,不論是工業 、能源 ,還是電力 ,都對網絡實時性能力提出了確定性指標要求 。如果這些領域不解決網絡確定性問題 ,算力網是根本沒法實現的 。 第二 ,是帶寬的挑戰 ,FAST每天產生的數據大概有2000多TB ,這些數據與全球網絡共享 ,網絡的帶寬不確定導致傳輸效率低 。
第三 ,是算力網的挑戰 ,現在的算力網是「煙囪化」算力 ,相互獨立 ,缺乏感知 、缺乏調度 ,當前算力利用率低使得算力的成本增加 。
如何解決算力和網絡「兩張皮」問題 ,使算力跟網絡迅速融合 ,將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劉韻潔院士認為 ,將來需要的算力都是易用的 ,就像水電一樣即取即用 ,這是算力網未來將要實現的願景 ,這背後需要大帶寬 、低時延 、低抖動 、高可靠的確定性網絡為支撐 ,需要確定性的算力網為基礎 。沒有這個基礎 ,我們就會受到很大的制約 。遠程醫療 、新能源 、交通系統 、交易系統等應用場景 ,沒有確定性網絡做支撐 ,這些應用也都難以很好地實現 。
劉韻潔院士分享說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不斷探索 ,並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一個解決網絡架構問題 ,提出了服務定製的網絡架構;第二個是用確定性網絡的操作系統來進行全網調度 。未來網絡承擔了國家大科學裝置——未來網絡實驗設施(CENI)的建設工作 。作為網絡創新和轉型的先行者 ,未來網絡堅持研究與應用並行 。基於全新的網絡架構 ,未來網絡試驗設施(CENI)已具備按需定製服務能力 、確定性服務能力 、多雲互聯服務能力 、智驅安全防護能力四大關鍵能力 ,能夠為企業提供低時延 、低抖動 、高可靠網絡接入服務 ,更好地滿足產業互聯網對網絡性能的苛刻要求 。在南京到貴陽2400公里傳輸距離上 ,用確定性網絡與非確定性網絡做了對比實驗 ,反覆證明確定性網絡與非確定性網絡的傳輸差距明顯 。另外 ,我們還解決了確定性雲網的算力網操作系統 ,即算網的操作系統 ,解決了算力資源和網絡資源統一調度問題 ,在煙臺和濰坊部分能源企業實驗結果表明 ,算力速度比傳統方式大概提高了75% ,這個綜合能源系統可根據每一個企業的實時數據 ,經過算力系統的算法 ,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 ,降低能源用戶成本 ,提高能源服務的質量和安全 ,最終達到降碳的目標 。
具體到山東確定性網絡現實應用場景中 ,目前 ,依託未來網絡確定性網絡技術 ,山東已建成並運行覆蓋16市 、5600公里的全球首張確定性網絡 ,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試 ,該確定性網絡核心節點時延抖動控制在0.02毫秒以內 ,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今年6月30日前 ,升級完成了確定性網絡2.0版 。基於確定性網絡 ,打造了多個應用場景 :在遠程手術中 ,遠程操控手術機械人 ,完成對患者病灶的精準切除;在礦山開採中 ,遠程遙控操縱礦車進行開採運輸作業 ,為智能化煤礦鋪就「高速公路網」 ,提高煤礦開採數據可視化 、開採過程透明化 、開採設備智能化;同時 ,利用確定性網絡 ,在城市交通 、產教融合 、工業元宇宙等方面也進行了很多落地應用探索 ,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劉韻潔院士表示 ,確定性網絡技術對網絡低時延 、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的垂直應用領域 ,能夠提供確定性服務 ,尤其是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有着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確定性網絡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能夠賦能實體產業發展 ,推動產業數碼化轉型升級 。確定性算力網絡的應用在今年才剛剛開始 ,未來將在標準體系 、產業生態 、原始創新等方面有更多突破 ,開展更深入廣泛的合作 ,讓確定性算力網絡從技術創新走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
本文綜合自 :山東未來集團 、中國工信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