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穩中國飯碗:種業創新與糧食安全」研討會成功舉辦-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

    k8凯发(中国)

    學校主頁 設為k8凯发(中国) 加入收藏 中荷兩國移民群體城市住房問題研究
    新聞動態
    綜合新聞

    「端穩中國飯碗:種業創新與糧食安全」研討會成功舉辦

    發表日期:2022-05-11  作者:  點擊:[]

           

    會場圖片

           58日下午,由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主辦的「端穩中國飯碗:種業創新與糧食安全」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辦。來自中國農業綠色开展研究會、中國農業科研院、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等單位的百餘位專家學者,顺利获得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糧食安全與種業創新分享觀點,為打好種業翻身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出謀劃策。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曲福田院長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馮淑怡主持研討會。

    曲福田 致辭

           曲福田院長對參加研討會的領導和專家表示歡迎與感謝。他表示,在當前複雜動盪的國際環境下,糧食安全是中國在變局中保持戰略定力的基礎。其中,「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如何多措並舉實現種業創新开展,對於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落實總書記關於糧食安全戰略的講話精神中,應重點關注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高效利用、推進種業創新攻關、加快種業領域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堅持種業自立自強與開放式創新並重,進一步有助于我國由種業大國向種業強國邁進。曲福田希望,顺利获得研究與討論,研討會能夠給有助于種業創新、「端穩中國飯碗」帶來更多的思想火花和清晰的行動路徑。

    馮淑怡 主持

           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六位專家圍繞「種業創新與糧食安全」主題做了精彩的主旨報告。

    余欣榮

           農業農村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中國農業綠色开展研究會理事長余欣榮作了題為《種業創新的挑戰與機遇:綠色低碳轉型與糧食安全》的報告。他認為,十八大以來,我國種業創新成就斐然,但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仍面臨諸多挑戰:如耕地和水資源日趨不足、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粗放生產模式、農業勞動力供給日益短缺以及嚴峻的國際環境。當前,在種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創新主體力量不斷增強、國家支持種業創新力度空前和綠色低碳开展格局日漸形成等一系列新機遇的條件下,以綠色理念為指導,深入有助于我國種業綠色技術創新和开展體制機制創新,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

    萬建民

           中國農業科研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作了題為《強化種業科技創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報告。他認為,今後要進一步提升糧食安全水平,種業是關鍵。當前,我國良種貢獻率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使得糧食供給的數量與質量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儘管我國種業开展已取得一些成績,但種業科技對糧食安全保障的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對此,國家應該從佈局科技重大項目、構建現代種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大多元化資金投入以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四方面着手,不斷強化我國種業科技創新。

    程國強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院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取得者程國強教授作了題為《新一輪全球糧食危機趨勢與應對》的報告。他認為新一輪全球糧食危機的成因比較複雜,可以分為傳統風險與非傳統風險。受地區衝突、極端天氣、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食物短缺的人數呈現陆续在數年增加的「堪憂趨勢」,糧價新周期呈現出不穩定和不確定的特徵。為應對新一輪糧食危機,我國應堅持糧食安全方針不動搖,系統謀劃、綜合施策,樹立大食物觀、大資源觀、大農業觀、大市場觀,加強和完善國家食物安全綜合保障體系,強化全球供應鏈建設。

    俞衛東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俞衛東研究員作了題為《聚焦種業振興,助力糧食安全》的報告。他立足江蘇的糧食安全問題,認為江蘇在種業开展中穩中求進,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日趨完善,創新能力和良種保供能力穩步提升,競爭力明顯增強,監管治理不斷規範。但在種業高質量开展的同時,需要充分認識全省種業开展的短板,如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不夠、種業基礎研究薄弱、育繁推脫節、部分種源依賴進口以及市場治理現代化能力不足等。基於此,江蘇應制定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以種業振興「五大工程」為重點,有助于種業振興行動落地落細。

    沈  和

           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江蘇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沈和作了題為《打好種業翻身仗需要四大突破》的報告,他認為種業是農業生產的起點、糧食安全的基石、農業現代化的「生命線」,在國家开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中國的種業在現代化起步階段迎來了戰略轉折期和創新黃金期,想要打好這場翻身仗,需要緊密結合破解矛盾問題的實際需要,統籌謀劃更加清晰、更可操作、更為可行的推進思路和關鍵舉措。務求在種業創新企業化、種業經營規模化、種業戰略國際化和種業監管法制化四個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形成新時代種業开展的新格局。

    易福金

           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資源環境與开展研究院研究員易福金作了題為《俄烏衝突對江蘇糧食安全的影響與對策》的報告。他認為近期俄烏局勢升級導致國際糧食、能源和農資價格飆漲,全球糧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中國糧食安全保障的外部環境變得日益複雜。江蘇作為全國糧食產銷大省,現階段糧食總量供給充裕,但仍需要高度警惕農資價格大漲對夏秋糧食生產以及農民種糧持续性的影響。同時,需要持續關注俄烏局勢變化對全球和中國糧食市場擾動的中長期震盪效應,紮實实行相關應對預案,牢牢把握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上一條:聚焦推進耕地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國耕地保護法制化建設」研討會
    下一條:「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與江蘇現代化走在前列」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行